第四零二章 被还原的陌刀阵(1 / 2)

诡三国 马月猴年 978 字 10个月前

陌刀。

斐潜自己也没有见过实物,但得益于他有个朋友是唐朝脑残粉,经常中午下班起吃饭的时候给斐潜他灌输些唐朝的这个那个的

像比如说,那个时候就有小泥轰到大唐留学啦

还有泥轰的女人倒贴求种子,带着肚子回去就被大名娶走改良后代啦

唐朝的建筑是多么牛叉,都不用钉子只靠木头拼接就盖大厦啦

唐刀就是泥轰刀的祖宗,那些什么村正乡正的跟正经躺到比起来就是渣渣啦

大唐的重装甲骑兵绝对第,天策府的玄甲重骑就跟后世的坦克样啦

大多数时候,斐潜就当听个热闹,但是也有时候会参与进去讨论两句,反正中午吃饭的时候到处人都挺多的,等餐点上来的时候,有点话题聊聊也不会觉得枯燥。

所以,就记下了个在唐代之后就失传的陌刀。

因为唐代对于兵器十分的重视,甚至是传家之宝,所以没有任何人将兵刃带进了坟墓殉葬,因此流传下来的唐代兵器十分罕见。

记得当时那个唐朝粉神秘兮兮的给斐潜分享了十几张图片,都是各种刀具的样子,大体比例基本都是刀锋很长,基本上占据了整把长刀的半,然后有双刃的,单刃的,刀型的,剑型的,三尖两刃型的

正在斐潜看得觉得有点意思的时候,然后那个欠揍的家伙跟了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陌刀,都是仿的

当时斐潜真的想把面前的盖浇饭盖浇到他脸上去

不过现在想起来,还是需要感谢那个唐朝粉。因为被引起了兴趣,所以后来斐潜就扒拉了下度娘,解锁出了几个姿势,虽然真的没有找到陌刀的真实情况,却记住了几句话:“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如墙而进”

当斐潜在北屈涌起了组建重步兵团的念头的时候,第个便想起了这把神秘的“陌刀”。

最早的把打造出来的陌刀类似于三尖两刃刀,利于劈砍,势大力沉,但是就算是黄成这样有些气力的武将,也难以长时间的持续挥舞,更不用谈及什么“如墙而进”了。

后来斐潜想到其实古人给个物品命名,往往都不是随意性的取名,那么陌刀的“陌”字,自然就是种提示

陌字,经常跟阡字连用,二字均从阜,阜即土堆土埂。“千”是空间概念,指南北方向。“千”字从人从,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百”是时间概念,指把从日出到下个日出之间的时间段划分为百刻。因此,“阡陌”词就有了些“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所以阡陌两个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

人为千,为“阡”,竖立于大地,那么刀就是百,为“陌”,平行于大地

因此,可以依靠于腰力旋转的第二批陌刀就生产出来了。

随之而来,陌刀阵就这样在汉代,被斐潜还原了出来。

不定完全像,但是斐潜相信,应该相差并不多。

以腰为轴心,就像个直杆的呼啦圈,当旋转到定速度的时候,并不需要再施加很大的力气去劈砍,只需要利用高速旋转的刀锋,就可以轻易的切割开人体。

而且这样来,可以持续战斗的时间就远远的超过了仅仅依靠双手来挥舞长刀所能够战斗的时间

三十个重装陌刀兵,在这段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在日三餐的加餐,在补充了大量血食之下,原本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壮之士,变得更加的强健有力,朵朵用刀锋绽放出来的的死亡之花,就像是三十个人形的绞肉机,只要是进入了绞杀的范围,不管是人体的任何部位,不管是衣甲还是兵刃,只要在是刀锋所及,都是刀两段

如果说死在其他兵种之下还多少能够保留些人体的形状,那么在黄成所带领的陌刀重装甲兵面前,就连留个全尸都是种奢望。

冲上来的批白波军,就像块肥肉填进了搅拌机,就听见“呜翁呜翁”的声音之下,残肢断臂四处横飞,半个脑袋和半边身躯滚落尘埃,鲜血就是像是被捏爆的灌满了水的气球,噗哧噗哧的泼溅得到处都是

刀锋触及到那些粗糙的,被晒得黝黑的皮肤,就像撕裂空气般,轻而易举的就将其如纸张样的撕开,切开的血肉就像是案板之上宰割好的牛羊肉块,带出的稠血和骨渣在空中肆意的飞舞。

许多白波军甚至连惨叫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卷入了旋转的刀锋之间,个人形就那样瞬间变成了几节几段,抛飞的抛飞,跌落的跌落。

刀锋雪亮。

寒光刺骨。

惊人魂魄。

什么是齑粉

眼前的就是齑粉。

东块西块的人肉,甚至有些都分辨不出到底是属于哪个人的哪个部分,这种残酷的就宛如地狱般的场景,吓的白波军就像是个个被捏住了脖子的鸭子,张大了嘴,却发不出声音

这种惨无人道的攻击方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