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黑心李世民(第九更)(1 / 2)

大唐第一逆子 存不易 1004 字 12个月前

“叔玠,第三件事是什么?说来与朕听听!”李世民完全不顾魏征说的话,虽然他知道,有些话不好听,但都是真心话。可是他却是控制不住自己啊。有些时候,人也是这样的吧,明明知道那样做不对,但做出的反应却让人纳闷,最后才去后悔,早知道听谁的话呢。对于李愔,他有很多的不爽,又有很多的震惊。李愔不断创造,李世民则是不断卧曹。所以说,就算是魏征出面替李愔说话,他也是持着否定的态度。“关于突厥商人来唐一事。”突厥分为东突厥与西突厥,东突厥于三年前就被唐所灭。仅留下西突厥,下文突厥表示的是西突厥。突厥与唐在后期关于通商方面,还是十分的顺利的,大家各取所需,发展自己,皆大欢喜。李世民纳闷,这突厥商人来唐有什么事?“我们两国之间商贸能有什么事?”“臣听说,他们欲图采购一大批瓷器回去,听说是想用羊来换取。臣以为,何不发动长安城内的商户,开始大量生产瓷器,然后换取羊?”原来王珪想说的是这个啊。李世民倒没觉得什么。魏征却是说道:“这长安城内能做瓷器的商户可不多啊,我听说,王家对于此行当十分之熟练,还有了一系列的流程。对了,那卢崔郑三家似乎也在其中。”魏征话中有话。直接挑明了。李世民怎么能不听得明白呢?可是那突厥人点名要瓷器,最能生产的,恐怕只有他们四家,其中以王家为首。那王珪说这话的意思十分明白,是想让李世民点头,让王家做这个生意。而李世民一定会得到一些好处。不然怎么可能将这东西给你们?虽然说是国与国之间的通商,但是一旦李世民说不,那一切都完了。这也是王珪所忌惮的事。“这一点,朕知道!”李世民表示道。王珪却是说:“长安城中,这四家的品质最好,瓷器作为交换之物,没有理由拿最差的给他们吗?那样的生意怕只有一次了。而且他们所需要的品种太多了,一些日用品,像是碗盘之类的,无一不需要啊,这么多样式,能做齐全的人自然更是不多。”这是明谋,生意还得给他们打。王珪只是打个招呼罢了。这时李世民才觉得早知道,自己就不听王珪说了。接下来怎么办?占点便宜得了?倒是魏征出面道:“陛下,这瓷器换羊一事可由民间来做,但是关于税收却是可以收高一点,毕竟突厥人没有瓷器,我们可以多换一些羊回来!”最后还是魏征靠谱啊。李世民十分开心,他能提出这样的建议。这一次,顺了他的心,他自然会答应的。可以看到王珪的脸都黑了。所以,李世民更想知道魏征要怎么做。“那魏征你以为如何?”“陛下,我们倒是可以抽取十分之二的税,或者低价买羊的形式!不管是谁与突厥人交易,这一项原则不变!”不管你王珪搞出什么花样,朝廷都要受利的。这一点十分符合现在的大唐。“这个好,朕觉得低价买羊这一点可行,不管是谁交易,都要将羊卖给朝廷,一头羊先以五百文计!”那个时候的大唐,一只羊大概要一两银子。而李世民竟然直接砍了一半下来。可谓是十分之心黑啊。王珪也没办法。皇帝都这么说了。他一个臣子能干嘛?只得说:“陛下英明!”“哈哈哈!好好好!”李世民十分开心。刚才幸亏没有让魏征出去,不然就不好了。“那突厥人何时开始收购?在哪里收购?”“预计这几日,便在东市之中收购。”“那可来不及吧?”李世民质疑道。“陛下请放心,民间提前得到了消息,已经开始生产了。”王珪说漏了嘴,也便是说他早就知道这一件事了,还让王家等几大世家一起准备来着。这个人可真是精明啊。李世民看是看透了此人。但又能怎么样呢?反正自己也是白赚了许多羊,到时候留下来当过冬的粮食,那简直是再好不过,还能为皇宫省下一笔钱。甚至可以卖出,一买一卖,他又赚了不少钱,国库又要有收入了。“王珪,你很不错!”李世民直接说道。“这也是为了大唐!能促成这样的生意是我们应该做的。”王珪如此不要脸的回应道。还不是为了王家?这个时候,谁好谁差,一目了然了。“好了,朕也不想多说什么了,这命令一定要下达,凡是与突厥人通商取得羊的,朝廷都以一只五百文收之!不得有误!”这明显就是要拔世家的毛啊。让世家没有多少利润,毕竟瓷器要做得精美,那得花费多少心力啊。可总归是数量太大,利润不多,但数量多啊。积累起来,也有不少钱了。不像是李愔的琉璃厂一般,直接流水线生产,又好又快。接后,那魏征与王珪二人便是退出了太极宫中。两人同行,却是一句话都不讲。看样子是杠上了。至于此时,有一道身影出现在他们身后。是一个老人,戴着眼镜的老人。正是李渊是也。他喃喃道:“这事,一定要让李愔知道才是。”关于瓷器一事,得让李愔知道,这也是李渊现在做的事。他作为李愔的眼线,让其能够就算在家中也知道宫中事,并且提前做好准备。……消息很快的传到了李愔耳朵之中。当他知道这一切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么说,我们又要发达了!”他说道。纪如雪不解为何李愔笑成这样。似乎有大好事要来临了,她也没有多问。李愔接着又问:“那突厥的商人何在?”朱山小跑出来。“子立先生,我这便去查!”随着朱山的出门,接下来,长安城中怕是要出大事了。PS今天最后一更,顺便求全订,让老易有动力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