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小撒(1 / 2)

张惠军眉眼一瞪:“怎么着,树立你个典型,还不乐意?好好做事情,没事别瞎想,多拍几部作品出来,就当是你做贡献了。”

蒋博先应了下来:“等回去,就跟节目组联系,把时间和流程敲一下。”

上面已经发话,蒋博就知道,没有推脱的空间了。

回去之后,就得做好接受采访的准备。

不过,这件事情并不着急。

一个采访,从开始选题,到约时间,对稿子,都有比较完善的流程。

有时候,完善就意味着慢节奏。

张惠军点点头说:“具体安排你看着办就行了,总台是亲儿子,里面关系很深,你要是能把握住机会的话,从长远来看,也是件好事。”

言尽于此。

然后,给蒋博递了個文件过来。

“这是今年金鸡奖的报名要求,以及相关的材料,你回去填一下拿过来,到时候我让人给你送进去。”

报名金鸡奖,之前的确提过,不过蒋博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是个专家奖,主观性太强了。

而且,里面还牵涉到人情世故,论资排辈什么的,蒋博觉得希望不大,索性也就没关注了。

没想到,校长亲自给文件,蒋博就知道,这把稳了。

蒋博接过文件,快速扫了一眼,看到报名奖项这一栏,有点吃不准:“师兄,我这拿回去,选哪几项?”

张惠军笑问:“你觉得哪几项,比较有把握?”

蒋博想了想说:“最佳故事片,还有男女主演,导演和编剧奖,混个提名问题应该都不大。要说最有把握的,估计还是导演处女作奖。”

张惠军别有深意的看了蒋博一眼:“你的认识不挺清楚的,不过报名的话,不能那么报,你把表格拿过来,我给你勾一下。”

重新打开表格,张惠军一边勾,还一边说:“这次金鸡奖,咱们学校,还有中影的专家教授比往年多,等报名之后,你跟韩董通个气,两边都使使劲,估计问题不大。”

等画完了,蒋博拿过表格一看。

好家伙,能报的全都报上去了,男配女配,摄影音乐,那是一样都没落下。

“师兄,一下子抱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不太好?”

张惠军喝了口茶,解释道:“报不报是你的事儿,通不通过,是他们的事儿。再说了,你多报几项,等回头取舍的时候,也好权衡。有咱们的人在场,总不好一点都不照顾。”

蒋博当下就明白了,还是鲁迅的掀屋顶理论,文面一点的说法,求上取其中,求下的话,就什么都没了。

“那行吧,我回去,第一时间把这事儿办了,资料填好了就送回来。”

整理好文件之后,蒋博把包放在一边说:“还有件事情,想跟师兄商量一下,《驴得水》几乎已经下线了,票房总数大概就是两亿一。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学校帮了不少忙,所以我就想着,总得回馈一下学校,不能白帮忙。”

张惠军摆摆手说:“你有这份心意,懂得知恩图报是好事,但是学校不方便和钱沾边。你拍了片子,学校得了现场教学的机会,就这样挺好。要是真想回报学校的话,以后还有类似的机会,多向着学校就行了。”

蒋博知道,张惠军说的是实话,有些事情,跟有些组织机构沾边之后,就不能再提钱的事情。

不然,凭空冒出来一大笔收入,怎么解释都是问题。

巨额资产来源不明,也可以是一项罪名。

不过蒋博也知道,钱其实才是最好的纽带,也是他目前能拿出来,最有利的筹码。

好在已经提前做过功课。

“怪我没说清楚,我准备从票房收入里,拿出来一千万,成立一个公益性质的基金,主要用来鼓励和帮助在校的摄影系学生,组建剧组拍片子用。”

换个名目,还是帮学校张罗事情,但是听起来,就合理了许多。

张惠军也陷入了沉思。

国内没有向高校捐赠的文化,蒋博的说法,也算是比较新鲜。

跟国外那种所谓宽进严出的推荐制度不一样,国内高校的录取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考试制度,而且基本上,都是闭卷考试。

即便艺考这种,类似现场考核的面试制度,也不是没有办法严管。

考官人数多几个,考号现场抓阄,题目也随机选择,想作弊恐怕都很难。

说白了,没回报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干。

但凡做生意,做大了,能到捐赠的程度,基本上都是个顶个的聪明人。

国外的高校,流行向校园捐赠,主要还是方便捐赠人,推荐自家孩子,或者熟人的孩子上这所学校。

不然的话,为什么哈佛耶鲁斯坦福之类的,校友捐赠数额会那么惊人!

实际上,就是变相拍卖入学资格。

如此一来,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说实话,张惠军有点心动,不是因为钱,一千万而已,对于他这个文艺界的前辈而言,不算是大事儿。

关键是,有了这笔额外的经费,能办太多事情。

电影学院在国内,也不是一枝独秀,同样类型的院校,以及各大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