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当初为什么要收你做关门弟子(1 / 2)

三个人的饭菜,突然变成了四个人吃,速度就很快,好在都是练过的,也算是吃的差不多了,就是可怜了刘老师,惦记着的红绕肉没了。

饭后蒋博帮着把餐厅和厨房收拾了,才来到书房,这位师兄来找师父肯定有事儿,他也有点眼色,把空间让出来。

收拾好了,书房里的事儿也谈完了,师生二人出来,坐到了沙发上。

刘老师说:“小博,你这位师兄,也算是国内管电影挺大的官了,刚才我已经把你的本子给他看了,你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尽管跟他提。

他要是也办不成的话,老师再给你想办法。”

老师使唤学生,天经地义,更何况真正被刘老师认可的学生,之前也就三個半,行政上是韩三坪,专业上是张一谋,至于顾常卫只能算是半个。

还有一个名声不显,至少在圈外名声不显,但是圈内人都清楚,那就是现任的北影校长张惠军。

除了韩三坪是半路出家,其他三位都是北影摄影系 78级的学生。

后来蒋博也拜进了师门,刘老师从此就有了四个半的学生。

北影 78级是群星璀璨的一级,比如导演系的田撞撞、陈铠哥、吴梓牛、胡梅、李少虹。

再比如,摄影系当时还有张藜,就是张若云他爹,表演系的张丰翼、张铁霖等等一大堆明星。

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 77级和 78级,并不算是两届,而是同同一级的同学。

都是 82年毕业,不同的是,前者是在 1月底,后者是在 7月底毕业。

原因大家也很清楚,高考恢复了,全国上下那么多年,那么多考生,集中在两次考试中录取,创下了高考录取率的最低历史记录。

优中选优,强中选强,能被选中的,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

再加上毕业之后的成长期,正好赶上了改开的社会大变革,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毫无疑问的,又有天降的历史性机遇,很容易就做出一番成绩来。

直到今时今日,依然可以观察到,绝大多数的资源,依然掌握在 77和 78级,那些当年的大学生手里。

不只是文艺圈,各行各业,都是这个情况。

只不过文艺圈有其行业的特殊性,曝光率比较高,茶余饭后更容易谈起来。

说回来,老师给了梯子,蒋博却不能真的顺着往上爬,斟酌了一下说道:“可能还真有件事情需要麻烦师兄,等电影拍出来之后,在发行上,可能要借助一下中影的渠道。

不过要等片子做好之后,都看过之后,咱们再商量。

其他方面,暂时也没什么问题,基本上都能解决。”

还是那句话,电影整个项目的周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把片子制作出来,这里的片子,指的是成片,过审的,可以直接在电影院放的。

其次就是把电影票卖出去,把电影放出来,前半截花钱,后半截花钱也挣钱。

只有投资回报率为正,这个行业才能坚持下去。

只有投资回报率高,资本和人才,才会大量流入,把行业做大做强。

蒋博的回答,刘老师很满意,不住的点头,“怎么样,我没说错吧,你这位小师弟可不是凡人。”

能够在机遇面前不贪婪,是一种很难得的品质,蒋博能够做到,是因为自己心里有数,同时也有底气。

不过表现出来的气质,就是不骄不躁,进退有度,很容易让别人产生信任感,靠得住。

韩三坪一脸苦笑,也是没想到这位小师弟这么沉稳,从兜里掏出 100块现金,亲手交到了老师的手里。

给蒋博看的就有点目瞪口呆的意思。

面前这两位还真有雅兴,加一块都一百好几了,没事儿还喜欢打个赌,关键是竟然还有赌注,当场兑付的那种,就很离谱。

之前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候,他也没发现,老师还有这癖好。

刘老师偷瞄了一眼,发现吕老师出去了,小声跟蒋博笑道:“你收着,没让老师失望,回头出去钓鱼的时候,咱爷俩搓一顿,这就是经费,正好有人请客。”

当着韩三坪的面,刘老师就把刚到手,还没捂热乎的 100块 RMB,直接给了蒋博,搞得蒋博也是哭笑不得。

他也是个能挣钱的人了,之前在剧组,开的片酬可不少,扣完税之后,也还有大几十万。

单纯的片酬肯定没那么多,后来高群叔又帮着申请了副导演的劳务费,挂名是没机会,高群叔为了补偿蒋博在剧组拍摄做出的贡献,专门给申请的费用,比一般能挂名的副导演都要高一些。

话说回来,08年的时候,100块还真能吃不少东西。

长者赐,不可辞。

蒋博一边把钱揣兜里,当着韩三坪的面,一边说:“好好好,我收着,到时候咱们爷俩好好搓一顿大的。”

最多也就是涮肉了,蒋博已经打算好了。

大冬天的吃火锅,最合适的就是涮肉,清水锅下肉,沾点麻将,肯定比川渝火锅要清淡一些。

把握好菜量的话,问题不大。

说笑之后,刘老师严肃起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