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2章 极具讽刺(1 / 2)

三天后,吕盛科将厉元朗叫进他的办公室。
坐进沙发里,态度和蔼的表示,“这几晚我夜不能寐,经过认真思考,觉得是时候摒弃金牌至上原则,更多的体现体育本身的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
“所以我考虑,在某些大型体育运动会上,取消金牌榜排名。叫你过来,就是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显然,吕盛科这是想通了。
不过,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反复观看巡视组的通报,以及最近京城纪委接二连三带走足协官员,给他的触动非常大。
还有,通过其他渠道,吕盛科了解有关领导,对于体总面临的突出问题很是恼火。
但是并没有传召他的意思,这让吕盛科忐忑不安。
思来想去,最终下定决心,接受厉元朗提出的建议,在体总表态中,加入这项他极不自愿的决断。
按说,既然上面早就对体总工作不满,吕盛科适时改变态度,应该是首选。
之所以他不情愿,这里面包含诸多因素。
一个是,金牌至上不是他拟定的战略,是他前任或者前前任的决定。
他只是顺着原有战略稍加修改而已。
另一个,推翻体总约定俗成的做法,需要勇气,更需要魄力。
毕竟属于打自己脸行为。
再有,金牌至上是检验体总工作水平的原始指标。
要是不给教练员、运动员增加压力,拿不出拼劲和动力,今后谁还肯为国争光。
在他任内,体育事业若然一潭死水,就是他能力不足的体现。
撤换他,就很容易了。
这可事关他的乌纱帽,他的政治前途,吕盛科怎能不抵触?
所以,取消一些影响不大的体育盛会的金牌榜,能够让生面看到体总壮志断腕的决心,还不会伤及自身,是吕盛科深思熟虑后的打算。
把厉元朗叫来,就是表明他重视下属意见的态度。
还有就是研究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二人经过长时间磋商,确定整改方向。
临走之前,吕盛科还语重心长的对厉元朗说:“胡绍深不在了,足协这边的魏成江等人又相继出事,目前足协上下人心惶惶,全都没了主心骨。”
“元朗同志,我看,你暂时把足协的事情担起来,你看怎么样?”
吕盛科看似商量,实则他的眼神里明显充满命令性质。
谁不知道,足协现状乱如麻。
一块烫手山芋,别人想躲都来不及呢。
这种时候,让厉元朗抓足协,等于把他放在火上烤。
可厉元朗的性格,偏偏属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只要组织需要,他定然义无反顾,勇于面对挑战。
都没多想,痛快应承下来。
会议召开之前,厉元朗得到消息,失踪已久的明川世海俱乐部副总上官芳茵,在偷渡境外的途中,被警方擒获。
这个消息,令人振奋。
原来因为胡绍深死亡而断了的线索,很可能续接上。
不过,为了案件侦破,有关方面故意封锁消息。
在整个体总,只有厉元朗一个人知晓。
至于其中原因,想必谁都心知肚明。
接下来,在体总召开的全体大会上,吕盛科代表体总讲话。
他在会上指出,这次巡视,是对体总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把脉会诊”和方向指引。
体总完全拥护,诚恳接受巡视组意见,迅速安排部署,全面开展整改工作。
他说,听取巡视组反馈意见后,体总高度重视。
党组召集全体成员,深刻学习有关巡视方面的讲话和认真研究巡视组的反馈意见。
对巡视组指出问题的危害性、严重性和紧迫性,有了进一步思想认识。
认为巡视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使人振聋发聩。
体总对此全盘接受,并结合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全力抓好整改的落实工作。
并阐述以下四点。
第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
第二,全面部署,强化组织领导。
第三,细化分工,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对照问题,狠抓整改落实。
吕盛科的这份讲话稿,大约一万多字,他洋洋洒洒讲了一个小时。
可以说,吕盛科完全改变之前的态度,讲话稿内容里面,多次否定金牌至上的错误战略。
提到最多的就是,体总党组要以身作则,拒绝腐败。
要是把讲话稿拿到媒体方面,会让人感觉,体总这次十分重视巡视组发现的问题,态度非常认真,决心非常之大。
而且整个会议,吕盛科由始至终,表情严肃,声音低沉,给会议和在场众人定下基调。
让大家感觉得到,体总这次是下大力气,动真格,绝不像以前那样,敷衍了事。
其实即便吕盛科不这样表现,每个人早已了然于心。
足协的那么多官员被带走接受调查,原副局长兼足协党委书记胡绍深,都把命混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