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宝贝的成色不足(第三更求月票)(2 / 3)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2119 字 7个月前

巴,心中忍不住腹诽。
当然容不下,三阿哥是冲着银子去的,有人看着怎么好意思?
这位三爷,可是最爱讲规矩讲礼的,只要不涉及银子,人模人样的,也爱面子……
四阿哥出了乾清宫,就在甬道里站了站,望了一下内务府方向,犹豫了一下,还是往阿哥所方向去了。
*
五所,书房。
十二阿哥已经将《孟子》看了一遍。
他有些不明白,这要学中庸之道,为什么不读《中庸》。
学那个,不是方向更对么?
《孟子》教的就比较杂了。
早先不是同班的,兄弟之间也不知底细;这几个月就是一个屋待着,他看得真真的,九哥不看正经书,对这些正经学问也不爱学。
会不会九哥没想起来《中庸》来,才让自己学《孟子》?
十二阿哥有些走神,随即想到马齐身上,嘴角抽了抽。
不会又是作业吧?
十二阿哥想要摔书了!
九哥可真懒!
这会儿功夫,外头就有了动静。
是四阿哥到了。
门房太监进来禀告,十二阿哥带了疑惑,起身出去。
“四哥……”
十二阿哥见了四阿哥,躬身请安。
阿哥所的格局都一样,四阿哥也是住过好些年的,见十二阿哥从书房出来,颇为欣慰。
本就该如此,正是学习的好年岁,不该虚度光阴。
他就道:“我是来传汗阿玛口谕的,即日起,你分管内造办、御药房与小汤山行宫三处……”
十二阿哥有些茫然,看着四阿哥道:“四哥,弟弟不是‘中暑’了么?”
四阿哥没好气道:“太医没传,脉桉也没写,想‘中暑’下一回吧!”
十二阿哥面上有些纠结,说道:“可三哥那里……”
四阿哥正色道:“十二阿哥,这是汗阿玛口谕,我们做儿子的,只听命就是。”
十二阿哥垂下眼,无悲无喜道:“是,弟弟晓得了。”
四阿哥见他面无表情的样子,怕他懈怠差事,少不得叮嘱道:“这几样是九阿哥之前张罗的,你盯着些,他在家也能放心。”
十二阿哥闻言,立下抬头,望向四阿哥,道:“四哥去了御前?”
四阿哥点点头,道:“你不要嫌我多事就好。”
十二阿哥点点头,脸上带了郑重。
四阿哥出了阿哥所,没有耽搁,就直接出宫往九阿哥府去了。
先过去给九阿哥提个醒,省得听了旁人的挑唆,真去跟三阿哥闹……
*
九皇子府,正院上房。
福松从都统府回来了,九阿哥就直接让他来正院说话。
“阿玛说,这不是坏事儿,御史敢参九爷,就是要收拾人了,先挪开九爷,立个威,也怕砸出水花儿,将水溅到九爷身上;皇上叫九爷停了差事,也是保全九爷,不管儿女多大了,在父母眼中都是孩子,放心不下会护着,还说九爷您多念叨皇上的慈爱,别误会了,伤了父子情分……”
“额涅说了,小阿哥、小格格眼下最是需要父母爱护的时候,这个时候九爷休长假,她也能安心些,要不然的话县主上了年岁,福晋又是粗心的,她都不放心……”
九阿哥听了,对舒舒道:“爷发现,岳父可真是聪明……”
压根就不知道内情,却只凭着自己被弹劾,猜个七七八八。
岳母也比寻常人豁达,什么都看得开。
舒舒道:“阿玛也是当父亲的,自然能理解皇上的拳拳爱子之心。”
许是自己父母缘薄的缘故,康熙尽量将亲情弥补在儿子们身上,很重视父子之情,除了几个不大重视的,大多数的儿子都当成心肝宝贝。
九阿哥点头道:“爷当然不会误会汗阿玛,就是有些难受,还是爷没有本事儿,扛不起事儿来,才让汗阿玛跟着操心。”
舒舒安慰道:“爷是十八岁,上面的皇子阿哥也都是这个年岁过来的,当年也多在皇上的关爱之下,没有到独掌一面的时候,等到爷二十八岁时再看。”
九阿哥立时被说服了。
等到他二十八岁,丰生他们都十一了,也能当大人使了。
到时候就算汗阿玛还信不过他也没事,大不了让丰生他们几个多历练历练。
他想起了桂元跟桂丹,跟福松道:“后头的一进院子收拾一个给桂元,然后明天去兵部,给桂元、桂丹补个三等侍卫。”
桂元之事,福松早就听说。
他有些迟疑道:“您上回说的是二等侍卫……”
九阿哥点头道:“对,但是爷改主意了,他没有出仕过,不像黑山那样有战功,也不像额尔赫那样有资历,只凭着爷的哈哈珠子直接补二等侍卫抬举大了,先从三等做起来吧,有本事自己往上扑腾,没本事回头就安排别的……”
福松自是没有异议,又跟舒舒转述觉罗氏的话,道:“额涅说了,不用着急回去,现在孩子们小离不得人,等到再大些,您再归宁……”
舒舒点头道:“嗯,我不回了,明儿叫小椿过去一趟。”
之前她是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