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菜(2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1520 字 7个月前

兴衰故事。
各有说法。
不过九阿哥提及食谱,舒舒倒是想起一个来:“还有个豆腐皮包子,晚上正好可以试试……”
豆腐皮包子。
主要食材就是豆腐皮。
这个正好膳房早备下了,因此晚点上,就成功的还原了这道红楼名点。
十阿哥在吃上,不会客气,踩着吃饭的点儿过来。
前几日不好过来,都将他憋坏了。
十阿哥是过来报喜的,果然这次随扈也添了他的名字。
“沾了九哥的光了,带了九哥不好将我撇下……”
十阿哥心中有数,压低了音量说道:“不过我寻思,多半还是沾了九嫂的光……宜额娘两个儿媳妇,带了五嫂出门,怕是觉得不妥当,私下里跟着皇阿玛求了情……”
九阿哥想了想,摇头:“那不是娘娘的做派……娘娘在儿女事上,向来不开口……”
“那是什么缘故?”
除了这个,十阿哥想不到别的。
至于心疼儿子……
十阿哥还真想不到,毕竟他们兄弟两个排行不上不下的,素来被忽视惯了。
两人都不明白,就都撂在一边不想了。
膳桌摆在前院,除了荤菜素菜之外,还有豆腐皮包子,另有一道芝麻酱伊面,十阿哥之前点名要吃的。
前些日子在书房里,舒舒给九阿哥送了这个,惊艳了好几个小阿哥。
就是随后各种事情,耽搁下来,十阿哥不方便过来用晚点,都是叫人送过去,今儿才能好好的点菜。
先吃了一大盘的芝麻酱伊面,过足了嘴瘾,十阿哥才提起了豆腐皮包子。
“这包子精巧,就是个头太小吃着素……”
小哥俩在前院书房吃着,十阿哥大言不惭的点评:“几笼也吃不饱啊……叫我说,这个适合什锦馅的,添在素斋里……”
九阿哥点点头:“回头我抄了方子,给娘娘送一份……”
宫里太后信佛,上行下好,妃嫔也就多设佛室。
吃长斋的不多,可初一十五吃斋的不少。
舒舒也被提醒了。
哪里有比伊面更好的方便食品呢?
除了这个,就是方便汤。
紫菜虾皮本就是干的,再将葱花、姜丝烤干,十三香、盐加上,就是一份简单的汤料。
不过舒舒觉得,这个更适合跟着的下人。
主子辈的,不会缺了供给与吃食,跟着的从人怕是都是大锅菜,没有加菜的余地……
十来天的功夫,就在整理行囊的日子中过去。
转眼,就到了七月二十八,圣驾北巡的前一日。
舒舒早早就醒了,带着几分兴奋。
九阿哥的身体经过十来天的调理,暑热的后遗症好的差不多,只是依旧是瘦的厉害。
看着舒舒坐在梳妆台前精心装扮,九阿哥不由吃味儿:“就那么盼着回娘家……”
今天小两口出宫,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盛京的郭络罗家长辈采选礼物,顺带着舒舒可以回趟娘家。
为了不兴师动众,舒舒没有打发人送消息过去,打算给阿玛额涅一个惊喜。
舒舒轻飘飘的看了九阿哥一眼,嗔怪道:“怨谁?原还盼着爷之前出入方便,常过去转转,代我问候阿玛额涅……”
九阿哥立时心虚起来,老实的闭上嘴巴。
前些日子他奉命调查“流言”之事,可以每天出宫,可是并没有去都统府。
总是有意无意的拖着。
实在是他心里,很是心虚不敢见岳父母。
上次见岳父失态,他不忍心瞒着,说了自己的情况。
岳父厚道,说的都是宽慰的话,可岳母那里……
都统府可是五个儿子……
要是舒舒没有嫁给自己,而是嫁给其他人,也会儿女成群……
九阿哥怕引来岳母的怨恨。
加上不清不白的流言在,没弄清楚,也担心董鄂家误会了。
小两口俩穿的都是常服,既不会暴露身份,也不会显得突兀。
这回,两人带的人除了小椿与何玉柱他们,还有周嬷嬷。
周嬷嬷的行李也有两个太监抱着,今日开始她就出宫了。
之前舒舒就想着她出宫之事,如今赶上小两口随扈,没必要让老嬷嬷继续在宫里熬着,九阿哥就打发人跟内务府打了招呼,报了“老病”从宫册上退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