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那是大周的旗帜(1 / 2)

“真有这样的神兵利器?”朱续脸色涨红,激动之色怎么都隐藏不住。

“回陛下,千真万确,南边那边百姓亲眼见过,一炮弹打过去,即使对方千军万马,也远远抵挡不住,只要被炮弹所伤,人畜无活。”

“好,太好了。”

朱续拍手叫好,这是这么久以来,笑得最畅快的一次。

他背着手,想着有炮弹,那么就能把大真打回去,失去的城池也能取回来。

大周的基业,在他的治理下,将达到顶峰。

高兴劲儿过去,朱续脸色阴沉下来。

“这么重要的事,为何沈青云那里没有任何动静,难道他想据为己有?”

安培心头一紧,不禁为沈大人捏了一把汗,要真的据为己有,那岂不是要背叛朝廷!

这时,又有信人来报:“陛下,杭城被破,齐王世子阵亡。”

“可看到朱隽的尸体了?”

“世子的尸体被挂于城墙上,暴晒三日,臭味传出。”

朱续的脸上不见任何伤心之色,很快,其他大臣都前来主船上拜见,都说起了杭城被破的事。

坐在主位上的朱续掩面,伤心欲绝,声音都比平时沙哑,“皇叔生死未明,世子为国捐躯,齐王府上下遇害,朕深感心痛。”

众臣们面面相觑,看着主位上伤心欲绝的陛下,本来有所猜测的人拿不住主意了。

难道这一切跟陛下没有关?

喜欢逢迎的大臣,见到皇上这样说,一时间全是悲痛之词,说的情真意切,娓娓道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死的是他家人。

还有一部分大臣,始终没有什么表态,而他们也是朝廷里的重臣。

散朝时,朱续身子晃了一下,幸好安培给扶住了。

有大臣担忧道:“还请陛下不要太过伤心,保重龙体。”

朱续摆摆手,什么都没说,在安培的搀扶下离开了。

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朱续直起腰,根本不用安培扶,脸上也不见任何悲伤之色。

安培低着头,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这样就没人注意到他。

“安培。”

安培听到朱续的声音,吓得跪在地上,头抵在地板上,恭敬回答:“老奴在。”

“今日朝会上,哪些人说齐王的好话,都给朕写下来。”新船说

“老奴这就去办。”

很快,安培去而复返,手里多了几张纸,那张纸上都是替齐王府说好话的大臣。

安培小心翼翼,尽管跟在陛下身边多年,也深知伴君如伴虎。

朱续看着那张纸上的名字,嘴角全是嘲讽之色。

朱续把纸张放下,提笔,刚写了一个沈字,外面再次传来禀告声。

安培出去,很快又进来了,脸上带着了一丝欣喜之色。

“陛下,百跃那边来人了。”

朱续盯着纸上的沈字,看了一会儿,把笔放下,道:“宣。”

百跃来的信使,不仅带来了信,还带来了几个大箱子。

百跃

沈青云望着天边,喃喃道:“他们应该已经把信送到了。”

疤子站在他身后,问道:“大人,你把炮弹交了上去,就不怕陛下对你起杀意?”

“我立功,还是大功,何罪之有,说不定陛下还会给我升官加爵。”沈青云道:“有了这个大杀器,应该能把大真国赶出去,收复河山,是迟早的问题,陛下也不用常年漂泊在海上了。”

疤子真的很不明白,“大人,王治那等小人都能想称王,在海上当豪强,你何必受制于朝廷,处处受人限制。”

沈青云沉下脸,“这话我就当没听见,你以后也不许再说了。”

疤子赶紧道歉,“大人,是属下失言,属下保证绝对不会再有下一次。”

沈青云脸色这才缓和一点,道:“和倭寇的一战百跃城里人人皆知,要想瞒住大炮又何其艰难,所以必须上报给朝廷,这样才能让陛下放心。”

沈青云没告诉任何人,陛下要是一个明君,他绝对不会有叛逆之心,并且愿意为国鞠躬尽瘁。

收复河山,收复腹家园,本该就是大周子民该有的抱负。

“也不知道小河村下雪没有,百跃这边冬天加一件外套就行,肯定看不到雪了。”

沈青云仿佛又看到了以前,厚厚的积雪里,深一脚,浅一脚,走去小岭村,去张秀才家读书。

大炮的事藏不住了,黄跛子还能藏住,缴获的倭寇战舰,足够他交差,所以,他并不是没有底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