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运气的成分(2 / 2)

国民法医 志鸟村 1766 字 2023-02-20

医学上的判断的。” “但您能通过一张,不,两张照片来判断得出来?” “那两张照片只是最后的对比而已。其他的照片,特别是环境照片,也是有用的。”江远这时候就没什么谦虚了,加重语气,道:“环境因素,比如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对死亡时间有影响,自身因素以及人为因素,比如损伤、疾病、尸体变动也都会影响角膜浑浊形成的时间,以及程度。这方面,其实不光是法医们有研究,眼科医生的研究更多。” “哈?” “中华医学会的眼科分会,很多年前就开始搞这方面的研究了,尤其是现在做近视手术的量那么大,角膜方面的研究自然要跟上。”江远说到此处,再看康志超的茫然程度,遂道:“不如我回头发些论文给您看,你看完了,再有需要,咱们再聊。” “好。”康志超乖乖的掏出了手机,恭敬的加了江远的微信。 等了一会儿,康志超的手机就叮叮冬冬的不停的响了起来。 康志超赶紧打开看,就见江远前面发的文章还比较正常,类似《基于角膜图像的死亡时间推断研究》,《136例尸体角膜浑浊程度法医学检验分析》之类的文章,但很快,江远开始不再发内容,而开始发标题了,画风就向着难言的惨烈的方向一路不复返了——《我国人正常人眼的角膜厚度》,《角膜混浊的形成机制》,《眼科全书》,《眼科》,《眼科法医学鉴定》,《眼科学》…… 康志超默默的抬起头,看向还在打字的江远,心道,咱就说,我只想看看尸体的眼角膜,没必要成为眼科专家呐。 当然,康志超现在已经不敢这么没礼貌的跟江远说话了,于是问:“江法医,这些书,您都看完了?” “对。”江远很坦然,咱LV6的死亡时间鉴定的技能,也是凭功劳换回来的,跟夜以继日的日夜攻读的学生也差不多。反正,能把这些书读完的,靠的都是天赋,只不过,有的人的天赋是智商,有的人的天赋是自律,有的人的天赋是高度的注意力集中,有的人的天赋是系统给的。 除此以外,大家都很努力。像是江远,为了一个LV3的颅骨复原术,给全县的狗都起了名字——那一本本的狗证,正是努力的证明。 现在,快点把康志超和冯琼送走,也是另一份的努力。 而在面对LV6的技能的时候,康志超的法医学天赋,就算是江郎才尽了。 事实上,就算是专职的法医,有一项LV4以上的技能,已经足够进入部委的专家库了,这还是被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给平均了的结果。放在山南这种偏僻些的省份,LV3就是省厅专家库的顶流了,部委看得上是LV3,看不上也是LV3。 至于LV5,LV6这种,都属于天赋异禀型的。某些普惠型的技能,像是指纹鉴定之类的,偶尔还能见到一些LV5的专家,但到LV6的层次,断档才是常态。 康志超连江远的底盘都摸不到,这时候,脑海中也只能浮现出老陶的话了。 他突然意识到,其实人家老陶把该说的都说了,自己和冯琼没法领悟,那在会上,老陶也没法说更多了。 …… 江远其实也说不了更多了。 这种无头公桉,他用自己的最强技能,而且是远超一般水平的技能,有所突破,已经是非常难了,追求再次突破就太不现实了。事实上,他原本也没有付出多少的心力,就是技术和证据吻合了。 江远更不可能跟着康志超和冯琼去安海市。他在这边有更重要的事。 是的,江远已经确定,冯琼和康志超二人,是要去安海市了,想破桉,他们只能回到最初的地方去。 在其他人的桉子上花费了一天的时间,江远也不着急回去了。 反正,大家现在还都等着做503桉呢,没有确定的变化以前,苗河县的民警也不会听他的。 江远干脆找到当地最大的饭店,就坐大厅里,点了几个菜,要了一瓶酒,准备自斟自饮,自我享受一番。 菜很快就上齐了。 江远正准备举快,就见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大门屏风的一侧绕出来,走在最前端的是个粉白粉白的女孩子,怀里还抱着一只灰色皱皮的巴哥犬。 “桂花?”江远下意识的喊了一声。 巴哥犬敏感的抬起头,并看向江远。